身体出现这5个信号,肠胃镜早检查能救命!

肠胃健康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基础,但现代人饮食不规律、压力大,肠胃问题频发。若身体出现以下5个症状,可能暗示消化道存在严重隐患,甚至与肠癌、胃癌相关。及时进行肠胃镜检查,能尽早发现病变,为治疗争取关键时间。

1.长期腹痛,位置固定或加重

偶尔腹痛可能是吃坏肚子,但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,或位置固定(如下腹、上腹),甚至夜间加重,需警惕。肠癌可能导致肠道梗阻或肿瘤刺激,引发隐痛或绞痛;胃癌则可能因胃黏膜损伤或肿瘤压迫,导致上腹持续不适。若疼痛伴随体重下降,更应尽快检查。

2.排便习惯突然改变

健康人群的排便规律相对稳定。若近期出现以下异常,需警惕肠道病变:

便秘与腹泻交替:肠道肿瘤可能阻塞部分肠腔,导致排便困难;肿瘤表面溃烂时,又会引发腹泻。

大便变细或带凹槽:肠癌可能使肠腔狭窄,导致粪便形状改变。

便血或黑便:鲜红色血便可能提示痔疮,但暗红色血或黑色柏油样便(上消化道出血)需排查胃癌或肠癌。

3.莫名消瘦,食欲骤降

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(如1个月瘦5公斤以上),且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,可能是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。肿瘤会消耗大量营养,同时可能引发食欲减退、恶心呕吐。尤其是中老年人,若伴随乏力、贫血,需优先排查消化道肿瘤。

4.长期反酸、烧心,吃药难缓解

偶尔反酸可能是饮食不当,但若频繁出现烧心感(胸口灼热)、吞咽困难,或夜间因反酸呛醒,需警惕胃食管反流病甚至胃癌。普通胃药若长期无效,可能提示胃黏膜已发生病变,需通过胃镜明确原因。

5.家族史+异常症状,风险倍增

若直系亲属中有肠癌、胃癌患者,且自身出现上述症状,患病风险会显著升高。遗传因素可能使肠道对病变更敏感,早期筛查尤为重要。

为什么推荐肠胃镜检查?

肠胃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“金标准”,能直接观察黏膜状态,发现微小病变(如息肉、溃疡),并取样进行病理检测。许多人因害怕检查而拖延,但现代无痛肠胃镜技术已非常成熟,全程无痛苦,检查仅需10-20分钟。

健康建议:

40岁以上人群,即使无症状,也建议定期做肠胃镜筛查。

有家族史、慢性肠胃病或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,需提前检查。

出现上述症状时,切勿自行用药掩盖病情,及时就医是关键。

肠胃健康关乎全身营养供应,早期发现病变能大幅提高治愈率。别让“小问题”拖成“大麻烦”,一次检查,换来长久安心!

了解这些

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

预约挂号

出诊信息

就医须知

来院导航

在线帮助

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9号4幢
  • 预约挂号电话:010-6711-0011 就诊时间:8:00-17:00
  • 服务监督电话:010-8402-7615

京ICP备20014364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京)中医广【2024】第08-22-2285号
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
搜索 点击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