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癌从口入”?警惕这些不良饮食习惯

俗话说“病从口入”,但很多人不知道,癌症也可能与“吃”密切相关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全球约30%的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,其中饮食因素占据重要比例。虽然癌症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但长期保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,无疑会为癌细胞“打开方便之门”。

一、高盐饮食

咸菜、腊肉、咸鱼……这些传统腌制品因风味独特深受喜爱,但它们往往藏着“高盐陷阱”。过量盐分不仅会刺激胃黏膜,增加胃炎、胃溃疡的风险,还可能通过亚硝酸盐(常见于腌制食品)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,长期摄入可能提升胃癌、食管癌的发病概率。此外,高盐饮食还会干扰体内水分平衡,加重肾脏负担,间接影响整体健康。

建议:减少腌制食品摄入,每日盐分控制在5克以内(约一啤酒瓶盖),多用天然香料(如葱姜蒜、柠檬)替代部分盐调味。

二、烫食热饮

“趁热吃”“喝口热茶”是很多人的习惯,但超过65℃的食物或饮品会烫伤口腔、食管黏膜。偶尔损伤可能自行修复,但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细胞异常增生,甚至诱发食管癌。世界卫生组织已将“超过65℃的热饮”列为2A类致癌物(可能对人体致癌)。

建议:食物或饮品入口前,先用手背测试温度,或等待至不烫嘴再食用,避免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”。

三、霉变食物

花生、玉米、坚果等食物受潮后容易发霉,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。这种毒素毒性极强,即使少量摄入也可能损伤肝脏,长期接触会显著增加肝癌风险。很多人因舍不得丢弃发霉部分,选择“挖掉坏处继续吃”,但黄曲霉毒素可能已扩散至整颗食物,肉眼难以察觉。

建议:发现食物发霉立即丢弃,储存时保持干燥通风,避免一次性购买过多易霉变食材。

四、加工肉与红肉

香肠、火腿、培根等加工肉类因方便美味成为餐桌常客,但它们含有亚硝酸盐(防腐剂)和防腐剂,过量摄入可能增加结直肠癌风险。同时,红肉(如猪、牛、羊肉)摄入过多,也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、影响肠道菌群平衡,间接提升癌症风险。

建议:每周加工肉摄入不超过50克(约两片火腿),红肉以瘦肉为主,搭配鱼类、禽类等白肉,多吃蔬菜、全谷物平衡营养。

五、酒精

酒精进入人体后,会代谢为乙醛(一级致癌物),直接损伤DNA,增加口腔癌、咽喉癌、食管癌、肝癌、乳腺癌等多种癌症风险。即使是少量饮酒,也可能对健康造成累积性伤害。

建议:能不喝酒就不喝,若必须应酬,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(约一瓶啤酒),女性不超过15克。

癌症的预防没有“特效药”,但健康的饮食习惯能显著降低风险。日常饮食中,多选择新鲜蔬果、全谷物、优质蛋白,少吃高盐、高油、高糖、加工食品;烹饪方式以蒸、煮、炖为主,减少煎炸、烧烤;吃饭时细嚼慢咽,避免烫食。

“吃”是维持生命的基础,但“会吃”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。从今天起,调整餐桌上的小习惯,让癌症远离我们的生活!

了解这些

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

预约挂号

出诊信息

就医须知

来院导航

在线帮助

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9号4幢
  • 预约挂号电话:010-6711-0011 就诊时间:8:00-17:00
  • 服务监督电话:010-8402-7615

京ICP备20014364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京)中医广【2024】第08-22-2285号
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
搜索 点击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