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栓,就像身体里悄悄埋下的“定时炸弹”,一旦发作,可能引发严重后果,如心肌梗死、脑梗死、肺栓塞等。很多人觉得早期血栓毫无征兆,等发现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其实不然,血栓在早期会通过身体发出一些信号,提醒我们及时关注。
肢体肿胀疼痛
血栓在肢体静脉形成时,血液回流会受阻,导致肢体出现肿胀。尤其是下肢,这种肿胀可能不对称,一条腿明显比另一条腿粗。同时,患肢还可能伴有疼痛感,这种疼痛在活动时会加重,休息后稍有缓解。比如,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后,腿部肿胀疼痛加剧,平躺抬高腿部后有所减轻,这很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表现。如果忽视这些信号,血栓可能会进一步发展,甚至脱落,随着血液循环流向肺部,引发肺栓塞,危及生命。
皮肤颜色改变
血栓影响血液循环,会使局部皮肤颜色发生变化。当肢体静脉血栓形成,血液流通不畅,皮肤可能呈现青紫色,这是因为血液中缺氧,导致皮肤颜色改变。如果血栓堵塞了动脉,皮肤则会变得苍白,这是因为动脉无法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相应部位。此外,皮肤还可能出现发红、发热的情况,触摸时能感觉到温度比周围正常皮肤高。这些皮肤颜色的异常变化,都是血栓发出的警示信号,提醒我们要及时检查身体。
呼吸急促困难
当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部,形成肺栓塞时,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。此时,身体会处于缺氧状态,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,呼吸会变得急促,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,好像怎么都喘不过气来。这种呼吸急促的情况,在活动后会更加明显,严重时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肺栓塞可能导致呼吸衰竭,危及生命。所以,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困难时,一定要警惕血栓的可能。
头晕头痛
如果血栓出现在脑部血管,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,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。这时,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,这种头晕可能感觉天旋地转,头痛则可能是胀痛或刺痛。头晕头痛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,也可能反复发作。如果同时伴有视力模糊、言语不清、肢体无力等症状,更要高度怀疑脑血栓的可能,应立即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
血栓虽然可怕,但只要我们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能有效降低血栓带来的危害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适量运动、合理饮食、戒烟限酒等,预防血栓的形成。
返回顶部
点击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