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警惕"小中风",这些信号别忽视!

秋冬交替时节,寒风渐起,不少人开始感到手指发麻、频繁打瞌睡,甚至说话时突然"词穷"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,可能是身体发出的"小中风"预警信号。作为脑卒中的"预警部队",小中风(医学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)虽症状短暂,却可能为后续严重中风埋下隐患。

一、小中风为何偏爱秋冬?

人体的血管如同水管,遇到寒冷会收缩变窄。秋冬季节气温骤降,血管收缩导致血流减缓,尤其对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,血液黏稠度增加,容易形成微小血栓。这些血栓可能暂时堵塞脑部小血管,引发短暂性脑缺血,出现类似中风的症状,但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恢复。

二、这些信号要当心

1、肢体"触电感":单侧手臂、手指突然麻木或无力,可能伴随刺痛感,如同蚂蚁爬行。有人会误以为是睡觉压到,但若频繁出现需警惕。

2、说话"卡壳":与人交谈时突然找不到词语,或说话含糊不清,像嘴里含着糖。这种语言障碍可能几秒到几分钟后恢复。

3、眼皮"打架":白天频繁犯困,哈欠连天,甚至看电视、开会时突然睡着。这可能是脑部缺氧的信号。

4、视力"闪退":单眼或双眼突然发黑,看东西模糊或重影,一般几分钟内缓解。

5、行走"跑偏":走路时向一侧偏斜,或感觉双腿沉重如灌铅,平衡感变差。

三、秋冬护脑四部曲

1、保暖优先:外出戴帽子、围巾,避免头部和颈部暴露在冷空气中。睡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。

2、动起来:每天散步30分钟,或做手指操(如握拳-张开循环)增强末梢循环。避免清晨突然起床,防止血压骤升。

3、饮食有道:减少咸菜、油炸食品摄入,多吃洋葱、黑木耳等"血管清道夫"。每天保证1500毫升温水摄入。

4、情绪管理:避免过度兴奋或悲伤,可通过听音乐、养花草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。

小中风如同身体里的"小地震",提醒我们关注血管健康。秋冬季节尤其要留意这些"小信号",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。对身体的每一次预警都认真对待,才是对健康最大的负责。

了解这些

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

预约挂号

出诊信息

就医须知

来院导航

在线帮助

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9号4幢
  • 预约挂号电话:010-6711-0011 就诊时间:8:00-17:00
  • 服务监督电话:010-8402-7615

京ICP备20014364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京)中医广【2024】第08-22-2285号
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
搜索 点击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