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渐寒,这些高发疾病注意预防

深秋初冬时节,气温像坐过山车般忽高忽低,街边的银杏叶刚染上金黄,医院门诊却迎来了"季节病"的小高峰。其实,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,就能为身体筑起一道温暖防线。

一、呼吸道疾病

当冷空气突然来袭,鼻腔黏膜的血管会因寒冷而收缩,原本负责拦截病菌的"绒毛卫士"工作效率下降。此时若不注意保暖,流感病毒、鼻病毒等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,引发打喷嚏、喉咙痒等初期症状。

预防要点:每天用温盐水漱口可清洁口腔,外出时佩戴薄棉口罩既能保暖又能过滤部分病原体。办公室或家中可放置加湿器,保持40%-60%的湿度,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。

二、心血管疾病

血管遇冷会像水管结冰般收缩,导致血压升高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这种变化可能引发头晕、胸闷等症状。特别是晨起时突然起身,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晕厥。

保暖策略:清晨穿衣遵循"三层法则"——贴身吸汗层、中间保暖层、外层防风层。睡前用40℃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,既能促进血液循环,又能帮助快速入眠。

三、关节疾病

膝关节、肩关节等部位对温度变化尤为敏感。当气温低于10℃时,关节滑液会变得黏稠,就像机油在低温下流动性变差,导致活动时出现弹响或疼痛。

护理妙招:每天进行10分钟"关节唤醒操"——双手搓热后敷在膝盖上,配合缓慢的屈伸运动。选择加绒护膝时,注意选择弹性好、透气性强的款式,避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
四、皮肤疾病

冬季空气湿度降低,皮肤屏障功能减弱,容易出现"蛇皮纹"、瘙痒甚至皲裂。特别是小腿前侧和手部,这些皮脂腺较少的部位更需要特别呵护。

护肤技巧: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身体乳,利用皮肤湿润期锁住水分。选择含有神经酰胺、玻尿酸成分的护肤品,它们能像"水泥"一样修补受损的皮肤屏障。外出时随身携带润唇膏,每小时涂抹一次防止唇部干裂。

五、肠胃疾病

寒冷会刺激肠胃蠕动加快,同时低温环境下人体代谢减慢,消化酶分泌减少。这时候如果还吃生冷食物,就像给正在怠速运转的发动机浇冷水,容易引发腹痛、腹泻。

饮食建议:早餐可喝碗姜枣茶,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。烹饪时多采用炖、煮、蒸的方式,既保留营养又易于消化。晚餐避免过量进食,七分饱即可让肠胃轻松过冬。

在这个季节交替的特殊时期,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"顺应天时",就像根据节气播种收获一样,我们也要根据气温变化调整生活方式。当窗外寒风呼啸时,不妨泡杯热茶,做套室内拉伸,让身体在温暖中平稳度过这个多变的季节。

了解这些

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

预约挂号

出诊信息

就医须知

来院导航

在线帮助

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9号4幢
  • 预约挂号电话:010-6711-0011 就诊时间:8:00-17:00
  • 服务监督电话:010-8402-7615

京ICP备20014364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京)中医广【2024】第08-22-2285号
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
搜索 点击搜索